五大主力覆亡史之二:消灭十八军华野和中野究竟谁是主力

来源:米乐体育官    发布时间:2024-02-23 08:56:01 9999

  上一篇文中说到,淮海战役中华野、中野互相支援配合。有读者朋友问,只知道华野派兵支援中野围歼黄维兵团,中野何时还支援过华野作战?

  笔者很早之前写过一篇专门介绍中野十一纵的文,称其为的幽灵纵队。幽灵纵队,意即该纵行踪难觅,打组建之日起就没待在中野序列,一直在豫皖苏鲁地带游荡,基本归华野指挥。

  直到1948年11月下旬中野包围了黄维十二兵团,兵不够使,令十一纵急速南下支援。歼灭黄维兵团后,十一纵再次北渡淮河,复归华野指挥,在外围负责隔离监视军援兵,为最后歼灭杜聿明集团三十余万人做出一定贡献。

  这个史实是很清晰的。你们可以去《中国人民高级将领传》卷14《王秉璋传》中找答案,就不再多说了。

  本文是对上期文章一些读者朋友的疑问作出另一个重要解答。有人质疑说,中野举全纵之力根本没办法围歼黄维兵团,因为当时中野兵力仅有十三、四万多,而黄维兵团不仅兵力与中野略略相当,火力还远远过之。硬实力不够,根本打不过。

  如果不是陈士榘(时为华野参谋长)率几个主力纵队来援,黄维兵团就跑到宿县、冲到陈官庄和杜聿明集团会合了。

  一纵(叶飞)、二纵(滕海清)、三纵(孙继先)、四纵(陶勇)、六纵(王必成)、七纵(成钧)、八纵(张仁初)、九纵(聂凤智)、十纵(宋时轮)、十一纵(胡炳云)、十二纵(谢振华)、十三纵(周志坚)、渤海纵队(袁也烈)、鲁中南纵队(傅秋涛)、特纵(陈锐霆)、两广纵队(曾生)。

  纵队数量多,兵力不均衡。一纵至十一纵组建较早,兵力比较充实,九纵多达3.1万人,四纵最少,亦有2.3万人。十三纵是胶东后出的主力部队,亦有2.68万人。十二纵、渤纵、鲁纵、广纵都是新纵队,兵少,都不到两万人。

  一纵(杨勇17915人)、二纵(陈再道15521人)、三纵(陈锡联17724人)、四纵(陈赓31695人)、六纵(王近山21644人)、九纵(20775人)、十一纵(王秉璋15659人)。

  除了陈赓纵队四个旅(相当华野的师),兵力冠诸两大野战军,其余纵队都比较穷,人也少,重武器也少。

  华野三纵(27245人)、七纵(29010人)、十三纵(26877人)、鲁纵(14045人)、特纵(一部分)共5个纵队参加。特纵没有全来,还有相当一部分在追击杜聿明集团。华野投入围攻黄维兵团的兵力达10万人之多。

  据华野参谋长陈士榘回忆,当时他率华野三纵到达攻击位置,起初中野分配的攻击任务分三个方向,东集团由四纵司令陈赓指挥,北集团由中野三纵司令陈锡联指挥,南集团由中野六纵司令王近山指挥。

  南集团打的是最核心、最难啃的尖谷堆、平谷堆国军阵地,黄维把他的最强的十八军11师54团放在这里固守,起初六纵连攻数日不能得手。

  陈士榘率华野援兵到达,本以为六纵要让开一个攻击位置让他们上,但一来六纵没让,二来六纵司令地位略低于陈士榘,榘参座略微有点不痛快,表态说单凭中野兄弟部队足以消灭黄维最后据点,他要带着华野援兵去东面阻拦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

  榘参座这话再明白不过,刘、李两兵团早就吓破了胆,不敢向前增援,还阻拦个甚……

  刘邓首长一听到这一条消息就急了,连忙命令六纵把攻击位置让出来,让陈士榘统一指挥。

  榘参座也不客气,当即把华野三纵调到最前面,然后把所有重武器集中到一起——之前大概中野部队不太会集中使用炮火。这么一调整,果然立即见效。

  据华野三纵《麓水报》(该报名大概是为了纪念当年阵亡的山东八师师长王麓水,八师即三纵前身),第426期(1948年12月31日刊)记载当时真实战情:“我神威炮兵首先以数千发大小炮弹集中向敌人工事作毁灭性轰击。”

  三纵二十三团“洛阳营”的爆破手们按照惯例再带着炸药包准备向前突击,结果发现,炮兵实在太猛了,仅用炮火便摧毁了国军所有野战工事,不需要炸药包爆破,就能一路畅通无阻地突击了。

  国军十八军军长杨伯涛被俘后回忆,54团在尖谷堆构筑的野堡在猛烈炮火打击下全部捣毁,黄维的兵团部与十八军的联系被炮火遮断,十八军11师核心阵地直接受到炮火打击……(见《淮海战役亲历记》)

  在以往,都是军倚仗非常大的优势的重火力对我造成压制,现在这样的一种情况反过来了。

  一者确实华野特纵重武器够多,二者,榘参座数年来极善使用集火突击,这次指挥的又是极善于攻坚三纵,所以打出这样威猛的效果。

  为了照顾好兄弟部队情绪,榘参座命令,华野部队一定不可以抢功,最后一起攻入国军最后核心阵地的,除了三纵的“洛阳营”,还有中野的“襄阳营”,即解放襄阳率先破城的六纵49团1营。

  事物的发展,有起因、发展、高潮、尾声。每一个部分都或多或少影响着最终结果,但不同部分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2.飞兵宿县,切断徐蚌之间铁路线,在黄维必经之路上下了一步冷棋,因为黄维兵团此时距宿县尚远。此举堪称战略上的妙笔,但在战役层面似乎不宜过高估计,陈锡联打下宿县后,因为中野兵力不足,又率主力西进阻击黄。

  3.中野在黄维前进的路线上,依托涡河、浍河、淝河等河流节节阻击,使黄维举步维艰。

  4.黄维兵团前进不力,企图放弃原路线,走固镇,沿铁路线与李、刘兵团会合。结果遭到国防部严令拒绝,因为此举属迂回策略,延误与徐州主力会合时间,不利于黄百韬兵团解围。黄维认为此事是该兵团覆亡两大重要转折点。

  5.中野成功在浍河沿岸的南坪集挡住十二兵团,黄维被迫沿河向东走,走国防部没有批准的那条路,但为时已晚。这是十二兵团覆亡的另一重要转折点。

  6.双堆集黄维被围,中野有本事围住,没能力吃下。基本定性是拖住,而非消灭……

  笔者以为当是第四个、第五个,这既是两个重要转折点,同时,也正是哲学上说的决定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高层自己决策失误,不许十二兵团做出临场调整,这是内因、主因。遇坚而迂回,这本是兵家常理,为什么国军高层不允许呢?

  原来黄维把意见报到国防部后,蒋介石大为恼火。据《淮海战役研究》(著)注引《民国时期重大事件纪实》(何俊良著)记载了一个细节:蒋介石亲自批示:“第十二兵团本应十六日前过宿县抵徐州,见电兼程疾进,攻取宿县北上徐州,将功补过,不得迟缓。”

  这一命令无视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可以与黄维取得战役配合的潜在条件,无视中野在浍、淝两河的坚强防线,单凭主观愿望下命令,充分展示了蒋氏微操大师、运输大队长、送头天王的风采。

  有趣的是,自命蒋氏忠臣的黄维被俘后也不忍对蒋口出恶言,撰写十二兵团覆灭概要时,他略过了蒋介石亲自下命令的细节。

  是什么问题造成蒋介石判断出错呢?大概是飞兵宿县,一步冷招,对国军产生极大震撼,制造出超出三纵本身力量的巨大影响力。

  中野使出全力,在浍河沿线(再往前就是宿县)最终顶住十二兵团的前进,是决定十二兵团命运的另一重要因素。

  十八军军长杨伯涛回忆时,对南坪集作战印象极为深刻,用了极大篇幅重现南坪集阻击战。中野担任阻击的主力是实力最强的陈赓四纵。

  此前十二兵团连过数道河流,均将当面阻击的中野部队击退,展现出不俗实力,毕竟十八军是五大主力,攻击力十分强在。

  直到打到浍河,才算遇到真正困难。这也是十二兵团通往宿县的最后一道天然障碍。

  陈赓为挡住十二兵团,一反兵家常理,把阻击主力四纵十一旅放在河南岸,采取背河列阵的方法,与十二兵团的攻击箭头十八军进行当面对撞。

  这场战斗杀得尸横遍野,十一旅是陈赓在386旅时带出来的老底子,看着战士们大批伤亡,岂有不心疼之理?但陈赓给十一旅下令,就是打光了也要打,他亲自到连队当战士。

  十八军出动重炮、坦克,在空军配合下,向浍河南岸四纵部队发动疯狂进攻,我十一旅阵地上遭遇空前打击,飞机轰炸,一颗重磅炸弹掉下来,就炸出一个房子大小的弹坑。

  激战竟日,刘邓首长决定不再沿河死守,命令四纵退过浍河,会同其他纵队设置袋形阻击阵地,诱使十二兵团过河,俟其半渡而击之。

  果然,十八军军长杨伯涛渡河后发现了中野的计谋,立即向黄维建议不能再向前冲,必须改道到固镇,与刘、李两兵团会合,再由铁路捷径向北进发。

  只是为时已晚,四纵阻击为全军赢来宝贵时间,中野主力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将十二兵团包围在双堆集。

  中野固然无力吃掉十二兵团,但中野把该兵团从机动、攻击的状态,打回到就地固守状态,消灭掉其机动能力,使下山猛虎变成困守笼中的困虎,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换言之,假如没有中野这一步,而是在敌机动状态中追击求得歼灭,让华野的十万援兵来干,能快速消灭十二兵团吗?自然不能。

  固然,中野的包围圈比较稀薄,尚需华野援兵堵住东南缺口,威胁李、刘两兵团。

  固然,中野最后攻击乏力,没有华野特纵的炮兵,很难快速打破十八军的坚强阵地。

  但,双堆集一切胜利的基础,就是中野前期的运筹、阻击、包围。从这个意义上讲,中野才是消灭十八军的主力。没有一点疑义!

  真正遗憾的却是陈赓大将。历来官方、野史讨论淮海战役,尤其是双堆集战役,都把目光放在刘帅粟大将身上,当然这二位乃是一等一的大功臣,世所公认的。而世人绝少提及陈赓四纵在浍河南坪集的贡献,实属对真正历史的忽略。笔者有此一文,希能帮大家更深一层,了解淮海战役的真实细节,以及陈赓大将的杰出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