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传递“好家风”丨粮票方寸之间承载的克勤克俭精神

来源:米乐体育官    发布时间:2024-01-17 18:47:16 9999

  在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个老物件,它像一道从时光隧道射出的光,默默照亮我们日新月异的生活。它是一段无声的岁月历程,更是一个家庭的精神传承。今日起,本报开启“老物件”传递“好家风”系列报道,用老物件追忆过去,从老物件的历史之光探寻一个家庭的精神谱系。

  “珍惜每一粒粮食”,是爱民区居民张雷记事儿以来听爷爷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他的爷爷张学武家,珍藏着一个旧盒子,里面存放着花花绿绿的粮票。

  这些带着时代记忆的老物品,或许并不精美,或许已不再风光,但对于张雷一家仍存在着特殊意义。它们见证好家风,传递正能量,给人以精神上的滋养,不啻于一笔沉甸甸的财富。

  “我们现在吃的粮食,过去都是要票的。假如没有粮票,意味着没饭吃。”张学武说,现在的年轻人对粮票没有概念,因为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他们难以忘怀,因为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在张学武珍藏的粮票中,有一张1966年发行的国家通用粮票五市斤的票面上,印有农田水利图案,背面印着粮票的使用说明,票面以粉紫色为主,看上去很有年代感。

  张学武今年61岁,早年当过兵,1981年从部队退伍时,部队给他发了一年的粮票,这让他当时感觉自己相当富有,还给远在山东老家的亲戚当“礼品”寄去了一些。“当时,粮票就是吃饭的‘护照’,相当于一家人的命根子,家里青壮年多的,可真就是吃不饱啊。”张学武感慨道。

  粮票始于1955年,直至1993年才光荣“退休”,其间一直扮演着调节社会供需的杠杆角色。它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发挥着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一斤地方粮票大概相当于人民币两毛钱。“我记得,那时家里有结婚办酒席的,粮票、布票不够用,得提前跟亲属和朋友打招呼,帮着攒点,拿钱去换。”张学武说,不过,后来随着粮食生产形势逐步好转,各地都陆续放松了这种限制,粮本上节余的粮食可以用粮票发还给居民。因此,不少家庭都多多少少地储存了少数的粮票。

  粮票是一代人的记忆,也承载着克勤克俭的精神,张学武视它为“传家宝”,经常拿出来教育后代人,珍惜每一粒粮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老百姓的餐桌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瓜果、蛋、禽、肉类摆上了货架,冬天也可以买到相对便宜的蔬菜。但张学武仍教导一双儿女要勤俭持家,勤奋进取。他的两个孩子牢记“家训”,都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如今已成家立业,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经济的快速地发展带来了饮食文化的革命。进餐馆尝尝鲜再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谁家有喜庆事,都愿意在饭店摆一桌,又省事又有面子。那时候刚时兴自助餐,很多市民都要去尝一尝。再往后,餐饮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鲍鱼、海参慢慢的出现在人们面前,尤其以鲍鱼最为吸引人的眼球。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全国各大菜系互相渗透。同时,已经从餐桌上消失的粗粮又意外地受到了食客的青睐,重新成为饭桌上的新宠。

  到了21世纪初期,家庭主妇们开始寻求健康主题,对水果、蔬菜极为重视:蔬菜要吃无污染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鱼虾要吃活蹦乱跳的,连吃的油都要专找非转基因的。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慢慢的变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总之,什么食品搭配有利于健康,慢慢的变成了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市民“盘中餐”盛满“幸福味”。

  如今,到了张学武的孙辈,在家拿起手机,动动手指,美食就能送上门。不止家门口的,互联网让天南海北、国内国外的美食也不过“一指之遥”。不知不觉,家中的冰箱里有了江西赣南脐橙、新疆阿克苏苹果、智利车厘子、比利时巧克力……

  小小粮票,往大看,折射山河巨变;往小说,不过就是餐桌上的菜式变化,饭碗里的粮食多少。一个“食”字,关乎生存与味蕾,更映射出城市和经济的发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