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已94岁高龄的563团团长马兆民依然记得8连法化洞突围时的情况。当时,他的团指挥所就设在8连的200、255.1高地和1连二排的207高地后方。6月6日下午,正当马兆民在研究作战的时候,接到了一个急促的电话,电话里说,“你是团长吗,我是电话兵,现在在架电话。我看见那边那个山上不是我们的人,是敌人!”马兆民问,“你离得多远呢?”电话兵回答说有三四百米,马兆民让他再靠近,看看是不是?电话兵悄悄潜上前去观察后回来报告说,“错不了!是敌人,都是大个,衣服的颜色也不一样”。
电话兵所说的山头,正是指挥部西面的那座六百多米高的山。这座山被敌人占领后,敌人可以居高临下俯瞰563团的兵力布防情况,200、255.1和207高地一览无余。很快,敌人发现255.1等两个高地上仅有不到百人的志愿军在防守,于是立即开始布置三面包围。到了这样一个时间段,郭恩志的8连仅剩50多人,想靠自己突围已经很难了,唯一的希望就是对面阵地上的1连二排能进行火力支援。
但此时的1连二排也只剩下12人了,如果让他们能策应8连突围,那么二排就肯定无法突围了,这让马兆民陷入了两难的选择!马兆民对1连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刚到563团时,担任的就是1连的连长,他熟悉1连的每一个战士,二排副排长李炳群,就是他带出来的兵。但是,8连可是有50多名战士啊,一旦突不出来,损失就太大了!手心手背全是肉,到底要先救哪一个?最终,马兆民只能做出艰难的选择,他咬牙给二排打去了电话,告诉副排长李炳群:“你们先掩护8连撤退,团部一定设法接应你们!”
在给二排下完命令后,马兆民又叫通了师部:“师长,我们团里没有人了,伤亡太大了,我准备组织机关干部30余人组成一个的排,我当排长,去接应一连二排……”师长张英辉大惊道:“这不行!”政委李真抢过电话说,“老马,你不能太激动,你是团长,你不能上前面去!你还有更重要的指挥职责!”
回忆当时的场景时,94岁的马兆民数度哽咽,眼泪就在眼眶里转,一度说不出话来,最后终于很努力地讲道:“我说你(政委)放心,我对他们有感情……像这样的一种情况,我不会离开……最后,8连成功突围了,但1连二排在只剩八个人的情况下,全部跳了悬崖……”
高台山一战,让马兆民留下了一生的遗憾。直到晚年,他仍然能随手把当年高台山的兵力部署图画出来,尤其是八连和一连二排在图上的位置。他说,“我只能救人多的一方,我对不起二排……”
美骑一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终于拿下了法化洞,然而前面等待他们的并不是坦途。在第五次战役前,韩军为了抵挡志愿军前进,曾在铁原山地修筑了大量的战壕和防炮洞,结果第一阶段韩军仓皇撤退,阵地完好无损地落入志愿军手中,倒是结结实实为我军做了次嫁衣。张英辉,这位在华北地道战有着丰富经验的地道战专家,率领战士们对韩军工事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和改造,形成了壕沟和工事结合的纵横交错的防御网。连公路都早已被志愿军战士挖成了反坦克壕,布设了反坦克手雷、集束手榴弹、燃烧瓶等简易反装甲武器。沿法化洞公路向北前进的美军坦克,一不注意就陷在了堑壕之中,成了563团的战士们的靶子。
纵横交错的堑壕让美骑一师的前进速度大大减缓,给了我军神枪手发挥能力的空间。野八旅经历了长期的冀中抗战,又经过太原战役和阎锡山军队中的评枪队进行作战,部队培养了大量的老兵神枪手,另有大批原阎锡山太原阻击战中的被俘人员中的解放战士神枪手。张英辉不失时机地要求各部队多组织一批狙击小组,开展狙击战。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这些原来属于国共双方的神枪手大显身手,给美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神枪手们专对于美军中的重要目标和军官下手,如狙击机关枪手、指挥官或炮兵观察员,尤其是炮兵观察员。在朝鲜战场上,美军后方炮兵部队的轰炸精度主要是依靠长时间在固定地点观察的美军炮队镜和炮兵观察员进行指引,神枪手们屡屡打掉美军的炮兵观察哨,让美军的大炮就成了瞎子,只能盲目地搞覆盖性射击,这就大幅度减少了我军的伤亡。
563团第一营,曾在解放战争中血战刘家沟,以一敌十顽强阻击敌人不退半步,战后获“钢铁第一营”称号。之前在207高地之战中的1连二排也来自于一营。一营在与美骑一师的反复缠斗中让美军吃尽了苦头。在147高地,一营有一个班的战士被美军突击的坦克阻在了敌后,前有美军坦克,后有美军步兵,处境危险,但这个班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不动声色地隐蔽待机。一营的这块阵地位于一块台地的顶部,地势较为平坦,但因为挖有大型反坦克堑壕,结果美军一辆开路的坦克便撞入壕中,头朝下炮管戳地,只剩个车尾露出外面,动弹不得,被一营战士的子弹打得坦克火花四溅。
此时,其他美军坦克见状纷纷赶来救援,几辆坦克围成了一个半圆形阵,炮管朝外猛烈开火,阻止一营的爆破手接近美军受伤坦克。随后美军又开来3辆装甲运兵车,送来步兵进行掩护。正当3辆装甲车上披着雨衣斗篷的美军指挥官在大喊大叫指挥的时候,一营被隔断在敌后的这一个班的班长马上命令一位枪法好的战士开枪,只见这位神枪手以石头做隐蔽物,以跪姿持枪射击,连发三枪,弹无虚发,将3辆装甲车上的美军指挥官当场击毙。随后班长立即命令战士们迅速离开阵地,躲入一条废弃的堑壕。一分钟后,刚才的阵地遭到了美军猛烈的炮火覆盖,但这自然是炸了个寂寞。
美军气急败坏地轰炸了半个多小时后,派出一辆坦克用钢绳拉住受伤坦克尾部的挂钩,强行将其拖出堑壕。一营在前面严阵以待,但奇怪的是,原本应继续向前冲锋的美军坦克此时却纷纷调头向后退去,估计正是刚才的冷枪击毙了美军步兵指挥官,才迫使美军不得不暂停其攻势。不久之后,一营这个被隔断的班也成功归队。
美骑一师的地面进攻似陷入了泥潭,举步维艰,只得再次祭出空中轰炸战术,出动大批轰炸机携带重磅炸弹和燃烧弹对一八八师阵地进行轰炸,企图利用制空权优势粉碎志愿军的抵抗。有时,为了消除我军“漏网”小部队的威胁,敌机甚至对志愿军已经放弃的阵地大量地投掷汽油燃烧弹,进行地毯式清扫。必须得说,美机近乎疯狂的轰炸确实给我军造成了很大伤亡,连师长张英辉设在安养寺的师指挥所也被敌机燃烧弹击中化为灰烬,幸而张英辉幸免于难,他临时转到一个铁路涵洞中继续指挥作战。
此后3天,563团继续在高台山一带战斗,直到6月9日接到命令下撤。根据有关的资料,五次战役第一阶段战役开始前,563团一共满编2800余人;到踏上铁原战场时,563团还有1600多人;但经历了残酷的铁原阻击战后,563团最后只剩下247人……
虽然牺牲惨重,但563团这支钢铁部队也歼灭了美军达二千余人,更重要的是,他们顽强阻击了美骑一师整整7天时间,为志司扭转朝鲜战场的战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6月6日,左翼北台山、南幕洞、金鹤山一线的美三师也开始向一八八师562团的阵地发起进攻。从前面的历次战斗中美军的战场表现来看,虽然美骑一师名声在外,但其实美三师的战场表现是强于美骑一师的。这支美军部队不仅善于步坦协同,也敢于进行山地攻坚。能在3天内击退一八九师便可看出美三师的能耐。对于六十三军军长傅崇碧来说,只有想尽办法扼制住这个最危险的敌人的进攻,才能完成志司交给的继续防守铁原十天的重任。
防守金鹤山一线团在团长阎同茂和政委费国柱的带领下众志成城,顽强坚守,他们硬是把美三师一波又一波、几十辆坦克打头阵的地面冲锋,加上空降突袭,都给挡了回去,次数已多得无法统计。
坚守877高地上的一营2连,面对着几倍于己的美军的连续几天从四面八方的猛攻,他们见招拆招,毫不退缩。二排5班副班长曹俊福带领战士杨士泉、陈占祥守在阵地最前沿,依托隐蔽工事避开敌人炮火,利用缴获的手榴弹、火箭筒、机枪灵活机动打击敌人,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连续打退敌人进攻。最后关头,他们每人握住一颗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战后,十九兵团给曹俊福“三勇士”各追授个人一等功一次,所在排记大功一次,连队被六十三军授予“攻的猛,守的牢”荣誉旗帜一面,记集体特等功一次。
守卫600高地上的二营6连,在副营长许成计和指导员贾文岐的指挥下顽强抵抗美三师一个营的进攻,战斗异常激烈而残酷,不断有战士中弹牺牲。原本一百多人的6连打得只剩7个人。原本满配的连干部,除了指导员贾文岐外,其余全部牺牲,贾文岐的左侧大腿部位也被敌人的炮弹炸伤。即便加上下沉指挥的副营长许成计和他的通信员,还有支援上来的82迫击炮排剩下的4个人,阵地上一共只剩13人。
多年以后,贾文岐依然记得在阵地上突然接到了师长张英辉的电话,他说:“我直到现在都想不通,敌人那么样的炮击,为什么没把通信线炸断?后来师长亲自给我们打电话,你不知道在战场上,我们才21岁,接到师首长团首长的电话,当时那个激动,就好象是亲人给来的电话,那是激动得都说不出话来了,一接电话说是我是张英辉,马上我就哭了,我们没几个人了…”
“每当有战士牺牲后,其他战士就会从他身上撕下一块布条,由我用钢笔在上面写上他的名字,然后再把布条放回到他的上衣口袋里,以证明他的身份,这样以后如果被抬回去,人们就能知道牺牲的是谁。但后来牺牲的战士太多了,连我钢笔里的墨水都写干了,再也写不出一个字来。”
有战士此时还不忘自嘲说:“指导员,以后别给我们开什么点名会,你就给我们开一个班务会,你看咱连个班也不够了…”
在有一次战斗中,有个小战士受伤了,贾文岐命令这个小战士撤下去,但这个小战士死也不肯撤,说“我不能打了,还可以帮着压子弹!”一个小时后,等贾文岐指挥战士打退美军进攻后再看时,这个之前还说话的小战士已经牺牲了…贾文岐说:“当时我们就一个信念,我们是英雄连,咱们不可以给咱们连丢人,我们决不能怕敌人,要让敌人怕我们。”
战士们的粮食吃光了,贾文岐亲自下山背粮,抓了半袋生高粱米就往阵地上搬。饿了的战士们不管生熟,抓把生高粱米放在嘴里嚼。只有副营长许成计粒米未进,因为在之前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他亲自操作重机枪射击,结果被敌人的一颗子弹打掉了一排牙,满脸是血,两天都没能吃下东西,连高粱米也嚼不了。
6月7日晚上,坚守了3天的6连完成了任务,接到了562团二营营长田新位下达的撤退命令,要求6连把阵地移交给4连。当6连下撤时,贾文岐劝副营长许成计也一起撤退,但许成计怒了,这个河北汉子吼道:“让你们撤,可没让我下去!”贾文岐只好含泪带队下撤。
在下撤的路上,贾文岐遇到了迎面上来的4连长,他提醒4连长说:“阵地后面一定要留部队,哪怕留一个组、一个班都行,要保证后面安全,别让敌人包抄了!”4连长心不在焉地答应了一声,让贾文岐非常担心。
事实果如贾文歧所担心,第二天美军就从高地侧后进行了包抄,4连长有勇无谋,只顾着正面防守,没有在阵地后方安排部队,结果美军就从后方攻了上来。激烈的战斗打到下午两三点钟,高地上已无了枪声。6连坚守了3天的600高地,4连只坚守了不到一天,实在令人惋惜。直到晚上高地上才撤回来了一个战士,他是从死尸堆里爬出来,绕过敌人转回来的。4连上去了80多人,只回来了他一个。副营长许成计再也没能回来,牺牲时才24岁。
随着美军的步步逼近,一八八师的回旋余地也慢慢变得小了。原本在一八九师撤退的时候,一八八师的防区就已只剩高台山、金鹤山一线公里的纵深阵地。经过了三天苦战,一八八师的阵地离铁原城已不足五里,退无可退,任何的战术都已经没有施展的余地,只能死守每一米阵地。美军远程大炮的射程已可以覆盖铁原城,丧心病狂的范弗里特下令炮兵开始越过我军阵地直接轰炸铁原城。这座战前2万余人的小城,就这样被一寸寸地夷为平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如今在铁原城旧址上,仍旧能看到有大量被摧毁的火车头,以及被炸毁的朝鲜劳动党当地的总部的残垣。时时刻刻在提醒人们,战争是何等残酷!
前线的伤亡剧增,一八八师师长张英辉已将兵力用到了极限,军长傅崇碧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抽调部分一八七师部队应急,军部的警卫部队和后勤人员也抽调上了战场。十九兵团得知情况后,也从兵团直属队里抽调了五百名警卫人员,亲自带队送到六十三军军部,令傅崇碧非常激动,他跟说:“司令员,请你转告志司首长,请他们放心。我们和第65军的同志们肯定会拼尽全力阻挡敌人的进攻的!”
联合国军方面,美军两个王牌师的正面进攻进展缓慢,逐渐让范弗里特失去了耐心。此时,从美二十五进攻有芝浦里方向传来一个令范弗里特感到欣喜的消息:志愿军第十五军开始放弃芝浦里各高地,向北撤退,右翼进攻道路已敞开。范弗里特的目光迅速转到了铁原山地右侧:这一片平坦的地形,不正是一个出奇制胜的大好机会?
本文参考:《傅崇碧回忆录》、《中国人民第六十三军军史》、央视系列纪录片《铁在烧》、《硝烟轶事——志愿军五六三团抗美援朝纪实》等。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六十三军,在我军辉煌的战史上,更添精彩,永载史册!
七十多年前志愿军英雄们的热血和牺牲,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让中国人民挺直了脊梁!致敬先辈!
独立思考者,以唯物主义价值观为准绳,致力于以客观公正的角度还原事件的真相。